“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统计法》的根本目的。2021年面对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如何科学把握统计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锚定国之大者,拿出国之大数,为科学决策和宏观调控提供主要依据和参考,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数据的迫切需求,是统计肩负的职责和使命。
厚植学法沃土,让“法”的意识落地生根。新形势下,全面贯彻落实统计法律法规,就是要聚焦统计法定职责履行。一方面在责任主体上下功夫。领导干部要主动带头学,通过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学习,认真研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紧密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系统学,激发推动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紧密结合本地区统计工作的实际,扎实深入学,摆问题、找差距、觅思路、见行动。另一方面将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思想贯彻到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充分发挥法治对统计工作的引领、示范、保障作用,设置岗前法培环节,加大统计各业务环节法律法规的培训比重,将法律知识纳入业务必培内容,让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理念成为从事统计工作的必备素质。
深耕普法教育,让“法”的理念家喻户晓。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普法是执法之基础。让严肃枯燥的统计法律法规“飞入平常百姓家”,让调查对象了解理解统计法律法规,支持和配合统计工作,这是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化统计体系的必然需要。统计法律宣传工作要在传统的普法方式基础上,适应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将统计文化与法律法规深度融合,将具体案例与法律条文解说相结合,加大音视频普法内容供给,注重短视频在普法中的运用,创作统计法治动漫视频,增加法条的可视性,增强受众参与感、体验感,打造特色宣传模式。2021年统计年报期间,海淀统计局队制作《致调查单位法人的一封信》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广宣传,以点对点的方式送至法人和高管,明确调查单位在年报中应担负的法律责任和法定义务。在“海统名嘴”移动端小程序中设置统计法律法规视频培训模块,为企业提供长效化统计法律培训,以信息技术发展带动普法成效,让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理念深入人心。
严控数据质量,用“法”的权威服务发展。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海淀统计局队深刻认识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科学把握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及时发布经济形势数据,加强数据解读,客观展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动能,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谁出数、谁管数、谁负责,落实统计工作责任制,严把源头,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切实摸清区情、社情、民情,准确把脉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为决策提供翔实的数据依据和参考。
深化督察整改,让“法”助推监督职能有效发挥。统计监督是《统计法》赋予统计部门的法定职责。统计监督通过开展统计督察、执法检查和监测评价,有效监督统计调查组织权、统计数据生产权、统计数据发布权等统计领域公权力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督察组对北京市开展统计督察是对统计工作的深刻检验,也是对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一次“精准把脉”。围绕督察工作,海淀统计局队对标对表整改反馈意见,不回避、不遮掩,不护短、不手软,强化担当、务实推进,做到即知即改、彻底整改,以“零容忍”的态度整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以刀刃向内的决心从严整肃,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扎实推进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体制机制,坚决维护全区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有效发挥统计督察压实责任、推动落实的保障作用。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统计人将紧扣时代的需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运用法治的力量,担当新的使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政治目标提供坚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海淀区统计局局长 党组副书记 钟福林